近日,由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国家标准GB/T 45958-2025《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正式发布。这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国家标准,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可落地的权威技术指引。作为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保旺达深度参与此项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融入起草、研讨、修改、试点等核心环节,为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标准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实践样本与理论支撑。
《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安全框架》(GB/T 45958-2025),首次在国内确立了人工智能计算平台的安全框架,涵盖平台自身安全与AI核心资产保护两大功能类别,明确平台设计、建设、应用、运维各阶段的安全管理要求,并界定平台提供方、使用者、开发者等角色的安全职责边界,通过定义安全模块交互机制和服务接口,为不同参与方提供统一的防护交互标准,降低适配成本。
该标准由保旺达等50余家单位共同起草,是我国AI安全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有效填补了该领域的标准化空白,推动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向标准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也为构建可信AI生态奠定基础。该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
近年来,保旺达以“AI+安全”为核心战略,全面布局AI技术研发应用,AI+数据安全系列产品已实现规模化落地,并且成功自研出包括分类分级、敏感数据脱敏在内的安全大模型。同时,保旺达将AI安全领域的深度实践和技术成果进行纵深化沉淀总结,赋能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标准建设,助推安全行业和AI技术规范有序发展。
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保旺达将AI在数据异常检测、数据安全审计、数据防泄漏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领先成果,凝练转化为标准的关键内容。此次参编既体现了保旺达在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中的主动担当,也是保旺达技术实力和AI战略阶段性成果的展现。
■ AI+数据异常监测及防护系统:采用深度包检测(DPI)与行为分析技术,实现从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多层级AI驱动威胁检测。
■ AI+数据流转安全闭环管控平台:基于AI模型提升数据识别能力,构建智能感知-精准防护-自验证的全闭环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 智能化安全审计平台:通过战略穿透引擎、业务语义化标签及AI智能审计链三大核心能力,构建“事前预判-事中干预-事后闭环”的主动治理体系。
■ AI+数据安全管控平台:引入机器学习、行为分析、上下文关联等能力,实现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下的一体化安全管理与监测、实时管控与联动防护。
■ 敏感数据识别大模型:通过融合规则匹配与深度学习NER模型,对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通用敏感信息进行识别,实现对多源异构数据的全域敏感信息扫描。
■ 数据分类分级大模型:依托NLP技术有效结合无监督学习和监督学习模型,深度解析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内容,结合行业特征库与自定义规则,实现数据标签化分类。
■ API功能识别大模型:计算API共现频率矩阵、挖掘频繁项,通过LLM的推理能力分析API各级路径,获得路径翻译字典和语义特征,综合多种模型对API进行多轮次打标。
未来,保旺达将继续发挥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与行业伙伴共同探讨A+安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为标准的应用落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元素与实践智慧。